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归根结底要靠党的领导。一年来,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东桥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路径,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重点工作,念好“山水经”,走好富民路,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农村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育头雁 强堡垒 村级运转更加顺畅高效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东桥镇紧紧抓住农村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少数”,抓配套、紧衔接、搞培训、强监督,用好、用活集体资产资源,做好村级运转文章,推动村委班子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是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双好双强”,坚持好中选好、优中选优,配强18个行政村党组织书记。把村党组织书记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坚持按需培训、分类施教,构建“小班式、差异化”培育机制,围绕村集体增收、基层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每月开展1次轮训,持续提升村党组织书记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用好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充分整合第一书记、派出单位和帮扶结对单位优势,创新成立第一书记联盟,建立定期轮训机制,建立村级需求清单、派出单位资源清单,通过支部联建聚合力、教育联办激活力、发展联促挖潜力、成效联评增动力,助力经济薄弱村实现消薄。三是加强村干部“源头活水”。注重从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青年、致富能手、种养大户中培养选拔村干部。四是深化行政村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坚持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动补齐短板,实现华丽蝶变。实行镇领导干部包干整转,统筹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由党建部门包软村、经济部门包穷村、政法部门包乱村。组织力量不定时入村查找短板,及时为软弱涣散村找准病灶、开好药方。

  夯基础 强保障 广袤乡村迸发强大活力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东桥镇坚持改革思维和全面从严导向,紧紧围绕治理有效目标,用规范提升乡村治理的硬实力,用服务提升软实力,用自治提升内生力,迸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一是以规范促治理。健全“小微权力清单”,细化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村级事务“票决制”等工作流程,推行村级重大事项镇党委前置审核、村党组织书记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二是以服务促治理。实行“多网合一”,对村级网格进行整合,按照“户数适度、条块结合,精准服务、无缝覆盖”的原则,把人、事、地、物等要素纳入治理“一张网”,健全闭环处置和激励考评管理机制,做到精准化、精细化、精致化管理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三是以自治促治理。以自治为基,完善村民议事会、理事会、监督委员会等自治载体,创新共商、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微治理”模式,“屋场贴心会”“新风夜话”等民主议事形式不断涌现。推行文明积分制管理,通过将积分超市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等工作相结合,不断激发村民群众向上向善的内生动力。

  聚合力 促发展 多村联创壮大集体经济

  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东桥镇党委以联村党总支为抓手,聚焦“削薄、扩量、提质”目标,创新探索实施“多村联创”机制,实现村集体经济“换挡提速”。

  一是成立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书记、镇长双组长“包镇走村入户”,集体经济专班包联机制(即业务分管领导、驻村班子、项目办三方包联),镇村组三方联动的“2+3+3”运行机制,为各村集体经济发展找准路径;二是充分发挥“资源联用、发展联动、管理联促”三联作用,对产业相同、地域相近的村开展片区联村共建,采取项目打捆使用、土地规模流转、产业连片开发等方式,整合各村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在生产、管理、销售等链条上实现一体发展,目前已建设万亩连片产业2个,千亩连片产业项目3个,百亩连片产业7个。三是借助赣湘边区域优势,创建“抱团”投资的跨区域联建强村项目,建立赣湘融合村集体投资发展公司,以股份合作的形式突破区域限制,盘活部分偏僻村资产、资源,使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获得新的增长动能。

  兴产业 帮致富 东桥乡亲浇灌“共富”之花

  乡村要振兴,产业先振兴。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东桥镇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独特优势,发掘、放大、做强优势产业,孵化、激活、带动特色产业,以油菜、藤茶“两个万亩”和香芋、油茶、蓝莓、茶树菇、白莲“五个千亩”产业为中心点,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推动创富“共同体”发展。

  一是拓宽增收路径。实施“强村富民”工程,推行资产盘活、精深加工、村企共建、飞地经济等产业强村“十条路径”,增强村级自身“造血”功能。盘活村级建设用地、空闲厂房等资产,以招募合作、集体自营等形式成立村办企业10余家。通过资金、土地入股参与年底分红,使村民实现双倍增收致富。二是发展特色产业。立足我镇特色产业优势,聚焦“一村一品”,引入乡贤资源,通过联企、联村、联农,吸引各类要素和资本集聚到村,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产业效益最大化。三是依托边山翡翠谷、万亩油菜花、草市“小桂林”、厚田老虎山等优质、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发展徒步、赏花、农产品销售同步推进的农旅经济,带动就业600余人,村民人均增收2万余元。四是创新党员“双培双带”机制,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带头人不断进步,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可靠力量。(黄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