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州将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持续深化“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奋力成为美丽中国的集成之地、浓缩之地、经典之地,为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绿色发展上坚守“湖州定力”

  坚持把生态作为最大特色、绿色作为最靓底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大力实施“2+8”平台能级提升工程,提升“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水平,发挥好重大平台的支撑作用。坚定不移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迭代培育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半导体及光电、生物医药、地理信息+等八大新兴产业,“一业一策”改造提升八个传统产业,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坚持项目为王,抓好“1168”招商引资工程,持续攻坚“十百千万”重大项目,力争全年新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超70个、固定资产投资超2200亿元。持续推动企业培大育强,打好“金象金牛”“凤凰行动”“雄鹰雏鹰”“现代小微”等企业培育组合拳,着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格局。高效落实民营经济“39条”,迭代优化惠企政策,确保为市场主体减负200亿元以上。

  在科技创新上厚植“湖州动能”

  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着力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

  强力推进突破性创新,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为牵引,加快建设西塞科学谷,建强用好工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加快地磁大科学装置落地,努力形成更多的科研攻关成果。强化企业科创主体地位,着力激发企业科创活力,确保规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超50%。深化“1131”招才引智工程,迭代“南太湖精英计划”,办好第二届湖洽会暨未来大会等活动,力争新聚引各类人才9万人以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团队超350个。

  坚持发挥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作用,强力推进攻坚性改革和提升性开放,进一步以改革激发动力、以开放增添活力。

  按照“3+X”总体架构,统筹抓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重大改革攻坚等三大重点领域改革以及基层改革实践,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特别是聚焦打造“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建好用好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迭代“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民营企业家节”等载体,持续营造“营商环境向阳开,政企同心向未来”的生动局面。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抢抓沪苏湖高铁2024年即将通车的重大机遇,谋深抓实平台共建、交通共联、产业共兴、要素共享等工作,稳步推动制度性开放,更高水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生态文明上树立“湖州标杆”

  牢固树立“生态优势是湖州最大的优势,生态风险是湖州最大的风险”理念,统筹推进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三美建设”,全力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

  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从严从实抓好省委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实现美丽浙江考核“十二连优”、“五水共治”再夺大禹鼎金鼎。以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统筹立法、标准、体制、数智、理论一体推进,精心谋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系列活动,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湖州智慧。

  在共富先行上彰显“湖州作为”

  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聚焦缩小“三大差距”,持续深化共同富裕九大省级试点建设,力争实现全省共富考核“三连优”。

  深入实施“扩中”“提低”行动,确保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保持在1.6以内。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全市域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施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工程,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着力放大湖州城乡均衡发展的比较优势。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健全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迭代用好全媒体《看见》栏目、政企恳谈会、12345政府阳光热线三个“闻风而动”惠民载体,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文化繁荣上擦亮“湖州名片”

  加强对优秀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擦亮“8+N”系列历史文化名人品牌,推动大运河(湖州段)古镇集群复兴,持续释放湖州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张力。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浙江有礼、湖州典范”市域文明实践,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推动“文明细胞”建设,全域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深入实施文创攻坚提升工程和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更好地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

  在风险防范上多创“湖州经验”

  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确保平安湖州十七连冠。

  全面构建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系统防范安全生产、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一体推进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探索地方先行性立法路径,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力争创法治中国示范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推广镇域治理“织里经验”和乡村治理“余村经验”,迭代升级“141”基层治理体系,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在勤廉并重上打造“湖州高地”

  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着力打造勤廉并重的新时代党建高地市域样板。

  树立“四个坚持、八个不”选贤任能导向,统筹打好综合考核、容错纠错、监督执纪、关心关爱等组合拳,高质量做好省委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不断营造“干事且干净、干净加干事、干事能成事”的良好政治生态。迭代完善实干争先主题实践的制度机制,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大力弘扬“知重负重、知难克难、知短补短、知新创新”的“四知精神”和“闻风而动、闻过则喜、闻鸡起舞、事不过夜”的“三闻作风”,让“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成为湖州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奋斗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