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威宁自治县紧扣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主题,作为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示范创建工作融入“四新”主攻“四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凝聚共识、聚焦主线、传承文化、改善民生、打造典范、实践创新,深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三个基地建设成高原明珠草海之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皇冠上的三颗“蓝宝石”。

  第一颗以锦绣西华乡愁文化为载体,紧扣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强音“活血液”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体现尊重自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各民族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威宁自治县羊街镇西华村锦绣西华乡愁庄园,让更多的城市人回归自然,农村人记住乡愁。该项目以“三农”资源为主要载体,以民族文化、自然景观、农耕体验为主要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休闲健康和体验农村发展成果等需求的旅游方式,让更多的城市居民记住乡愁。

  西华村全村耕地面积3100亩,林地面积5735亩,牧草地面积1200亩;人口构成上有苗族、彝族和部分汉族,是方圆有响誉度的民族村寨,每年的花山节、中秋节当地政府均会组织举办“传统原生态.美丽乡村”系列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游玩,此外,西华村近几年还建立了蔬菜基地。锦绣西华乡愁庄园,充分利用有山、有洞、有水、有田园、有民族的特点,发挥优势,完善设施,丰富载体,乡愁文化为特色,以“新农村建设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突出具体较强的文化属性和独特创意。

  周边的旅游资源,主要有百亩天然杜鹃花,千年古橡树、葛藤,喀斯特水溶洞,望夫石,手工制陶遗址等,境内茶马古驿道是元末明初奢香夫人与乌撒联同修建的盐商道,主要从四川运盐至内地,是一条外通内联的经济大动脉遗址。而农业产业,如莲花白和向日葵也正在打造观光、体验项目,把农旅产业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实现了传统农业正向观光农业转型,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资源禀赋真正用好、用活。

  第二颗以板底民族文化活动为抓手,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健肌体”

  板底是威宁自治县彝族人口最集中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风情浓郁的民族文化之乡,板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发源地。这里文化遗产众多,“火把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仅“火把节”历史来源就有四种说法,可以看出,这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能量场。撮泰吉、撒麻舞、千人乌撒彝舞、月琴、铃铛舞,展示各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风采,其研究价值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高度关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进行实地考察人类古老的“戏剧发生学”,“艺术形态学”,“民族学”,“人类祖宗戏”等。2006年,撮泰吉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具有唯一性、独创性。这一带历史文化、礼俗文化、毕摩文化、节日文化、非物质文化、生态文化、娱乐文化、火文化资源厚积,自然成了民族文化“活动带”。

  板底民族文化活动带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有机融合的一个典范,创新发展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辩证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干和枝叶的一个生动实践,展示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与时代价值。旨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浸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1年,板底荣获全省“30个最具魅力民族村寨”称号;2013年,荣获国家民委颁发的特色民族村寨称号;2017年,荣获首批“全国‘双语和谐乡村(社区)’示范点称号,这一张张靓丽的名片让板底地域带散发出独有的魅力。

  为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板底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引导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并在活动中组织成立各类民间艺术机构,如“阿西里西艺术团”、“板底民间文化搜集整理组”等打造特色活动品牌,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积极组织人员参加“多彩贵州”活动,大力培育文化存续的土壤和动力,厚植从文化的他者救赎到自我发展的文化生态,进一步坚定了广大群众的文化自信。

  走进威宁自治县板底乡,具有彝族传统图腾装饰的楼房可见——“鹰图腾、虎图腾、龙图腾、抠圆图花纹”,无不彰显民族文化特色,板底小学早已将民族文化、民族器乐带进课堂,融入学校。板底乡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以非遗文化的传承之魂,开放文物古迹陈展,打造文宣品牌“道中华”,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板底是全国双语和谐环境建设试点,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一体发展,促进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认同。板底是威宁自治县民族文化建设的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高原的第二颗“蓝宝石”,以板底民族文化活动为抓手,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健肌体”,在构建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共同体和促进各民族“三交”共融的力量,散发出夺目璀璨的星光。

  第三颗以雪山红色文化为共同体的精神内核“强骨骼”

  巍巍西凉山脚,是不同历史下的文化沉淀,在群山之间,这片热土给各族人民带来的都是荣誉和自豪感。威宁属革命老县区,有着赓续百年的红色基因,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1936年3月,红二红六军团长征过威宁,经过20个乡镇留下了众多的红色故事和革命历史遗址。

  1949年9月威宁本土第一个共产党员陆宗棠受党组织委派在此成立教导队,为组建游击武装培训骨干。同年10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六支队威宁游击团”,旧址位于雪山镇灼乐多社区红旗三组。

  “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威宁县始终坚持以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大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纵深发展。

  坚持讲好革命老区故事、民族团结故事、改革开放故事,让红色精神在威宁县穿越时空依旧熠熠生辉,更加促进各族群众坚定中华文化立场,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共同体意识。

  雪山红色文化带,注重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文化,竭力利用好灼乐多这片红色沃土,结合“五史”即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激活红色细脃,把穿越我国革命,建设,改革,脱贫攻坚战,疫情阻击战时空熠熠生辉的游击团精神展现出来,从党员教育,干部教育,延伸到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抓好为共产党员精神补“钙”,给干部教育,社会教育等进行党性洗礼,以雪山红色文化为共同体的精神内核“强骨骼”。把灼乐多红色文化基地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课堂,党员干部党性体检基地,政治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里也是威宁的产业主打区域,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近年来,这里的苹果、烤烟、洋芋等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相继磅礴崛起。2023年仅雪山镇规划种植苹果就有5.3万亩、梨1500亩,其中挂果面积4.2万亩,建有7个果园示范场,10个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和58户30亩以上种植大户,总产量4.4万吨,总产值约1.38亿元,利用红色文化根基,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凝神聚力。乡村建设,更是不断谱写新曲,不断完善农村书屋、文化站、文化广场等文化基础性设施,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共108支,立足群众需求,持续优化8+N、4+N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从理论宣传、法律服务、扶危帮困、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着手,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划区轮牧、科学养畜、草畜平衡、协调发展为主的生态畜牧业,在促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有效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下一步,雪山镇将进一步引导村民发展特色养殖业,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雪山镇通过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实施红色文化整合运营,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有机结合,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

  威宁自治县整合资源,注重文化延伸,包括云贵红军桥,羊街烈士陵园,沙河边烈士陵园等多处红色资源。让这些红色精神在威宁自治县穿越时空依旧熠熠生辉,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威宁自治县红色文化示范带作用,确保示范带共同体意识“浓起来”,精神文化“厚起来”,高原发展“活起来。

  这里是蓝天、白云、青草、风车、草原、羊群交相辉映的象征,是生态和红色文化交汇之地。特色产业突出、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苹果产业规模增速惊人,真正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从内而外,传承延续,产业快速发展,绘写了老区精神的不朽篇章。

  民族地区各项工作必须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焦,更重要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引导各族人民固牢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生死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原生态文化、原生态土地、原生态高原、原生态风情,威宁自治县沿着“五融”强“五力”主题,打造“六带”示范升级样板,深挖生态绿色这篇“大文章”,三颗“蓝宝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文旅融入之美、历史文脉之美、红色足迹之美、产业发展之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美,绽放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独特的内涵与魅力,确保“铸”之效果,达到“牢”之目标。(威宁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 禄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