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清新亮丽的农家庭院错落有致,一条条宽敞洁净的乡村道路四通八达,一处处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欢声笑语……如今的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古鲁板蒿镇,一庭一院皆是景,一村一落美如画,一幅“乡村美、产业兴、村民乐”的和美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乡村公路变“幸福路”,由“通”到“畅”惠及万家

  仲冬时节,走进康家营子村,一条条崭新、平整的水泥路展现在眼前,通村道路让来往车辆畅快通行,一盏盏明亮的路灯和星空交相辉映,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之前这条路是土路,下雨天就变得泥泞,天黑也没有路灯,给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现在路修好了,也有照明设施了,为我们村带来了更好的发展,房屋也好了,环境卫生也好了,基础设施也好了,老百姓通过这条路,还带动了农产品的运输、买卖呢.”康家营子村党总支书记陆明川说。

  要想富,先修路。农村道路建设是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和生产生活的民生工程。古鲁板蒿镇把强化乡村路网配套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进村道路和亮化工程进行改造升级,进一步优化村组路网体系,极大改善周边群众出行条件,让群众出行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指数大幅提升。

  传统农业变“现代化”,由“力”到“智”稳产增收

  春季走进李家营子村,大片的稻田映入眼帘,只见插秧机装载着一盘盘嫩绿色的秧苗在水田里来回穿梭,一株株秧苗整齐地插进水田的泥土中。不多一会儿,一块块空荡荡的水田就换上了崭新的“绿装”。

  “原来人工栽,1亩地要2至3个人一天才能完成,现在机器插秧半个小时就栽完了。”李家营子村村民李德志感慨道,现在插秧搭上机械化快车,原来繁琐忙碌的农事轻装减负,省心又省力。

  “水田像是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辉映着青山绿树。我们跟着父母在稻田里插秧,那弯弯扭扭连不成直线的秧苗和满身泥巴,虽然在日头下觉得辛苦但也很开心!”文字描述了20年前人们利用手扶式插秧机插秧的方式。而现如今的机械化插秧,不仅能够保证秧苗下田深浅度和株行距一致,在促进粮食稳产增产的同时还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省时省力,让老百姓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校园环境变“高质量”,由“老”到“新”浸润育人

  走进古鲁板蒿初级中学校门,学生们在广场上奔跑嬉戏,笑声不断。校园里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教学楼里书声琅琅,学习氛围浓郁,整个校园洋溢着青春和活力,充满希望和憧憬。

  “我在古鲁板蒿初级中学从教多年,学校近几年来,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七路七园三景一馆’的文化格局、‘五进五化五涵养、诗词诗意诗传承’的工作推进举措和校史馆的奠基,让人耳目一新,浸润着浓厚的校园文化。学校全体师生以此为契机,着力奋发,比学赶超,学校展现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古鲁板蒿初级中学教师张子超说道。

  几十年以来,古鲁板蒿初级中学一直秉承“树木·树人”的校训,弘扬“正直向上”的校风,以行动阐释“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教风,以规范践行“用一片叶成就一片绿”的学风,真抓实做。教师乐教,学生勤学,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教师和学生在市、旗各种教学及学科竞赛中屡创佳绩。

  时光缱绻,江水奔流,承载了厚重文化底蕴的古鲁板蒿镇如今凭借高质量发展路径迸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古鲁板蒿镇将坚持主动作为、高位谋划、精准发力,把改善民生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抓手,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任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