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埔村

  位于福建省泉州中心市区东南

  相距10公里左右

  古刺桐港畔

  泉州湾晋江出海口北岸

  自元朝初年建村

  以渔业经济为主

  工农商并举

  曾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是一个“地道”的千年古渔村

  经规划

  现为泉州蟳埔民俗文化村

  拥有着红砖厝、石雕、木雕等

  具有闽南地区传统建筑风格的建筑群

  每年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

  如舞龙、舞狮、高甲戏等

  充分展示了闽南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文化魅力

  背依鹧鸪山

  三面环海

  蟳埔村早在唐宋时已开始开发

  明代曾设鹧鸪巡检司

  保郡城之安全

  据史料乾隆版《泉州府志》(1764)中记载

  三十六都所辖的临海铺

  “领后山、田园、前埔、金崎、后埔……”

  此处之“前埔”应是“蟳埔”的近音

  由于盛产红蟳、蚵虾等海产品

  村民习惯称“蟳埔”

  “簪花很美,泉州很赞!”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次提及的

  头戴簪花“蟳埔女”和民居建筑“蚵壳厝”

  是千年渔村遗存的两大特色文化

  2023年“簪花围”在网络社交平台上

  话题量获“关注”破亿

  迅速成为“世遗泉州”的游历标配

  蟳埔女与惠安女、湄洲女

  被称为我国“福建三大渔女”

  传说勤劳的蟳埔女是古阿拉伯人的后裔

  “今生簪花,来世漂亮”

  村里的簪花手艺、等级划分祖辈赓续

  蟳埔女典型妆扮侧重盛大的头饰

  清晨利索地盘上秀发、扎好簪花围

  身着“大裾衫、阔脚裤”

  便于打鱼、售卖、滩涂养殖劳作

  默数着丈夫出海或远洋的归期

  明艳多彩的“簪花围”

  有“头上花园”“四季花园”等美誉

  寓意着祥和、幸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2007年蟳埔村被国务院列为

  “丰泽区蟳埔社区闽南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示范点”

  2008年6月7日

  蟳埔女习俗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村里的祖产“蚝宅”建筑称之为“蚵壳厝”

  据海洋专家考证始建于宋末元初

  用自非洲东海岸跨洋而来的

  蚝壳与当地砖石、三合土砌成墙

  蚝壳如片片鱼鳞

  五彩缤纷

  主体建筑就地取材

  隔音效果好

  冬暖夏凉且不怕蛀虫

  “大户型”带有天井(即二进)

  “小户型”只有独栋

  蜿蜒小巷两侧由海蚵壳层层堆叠成壁

  “一眼千年”的沿海渔村建筑群

  悠悠诉说一方古韵人情

  村里的“阿嫲”用小铁锥撬开海蚵壳取生蚝

  别错过闽南著名风味小吃“蚵仔煎”

  香喷喷“最抚凡人心”

  “海风千里,花开满髻”

  在这里蕴含着多元的世界海洋文化痕迹

  想读懂泉州湾晋江北岸这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生总要来此一叙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统筹:王一涵、雷渺鑫 后期:刘昊 撰文/配音:王一涵、雷渺鑫 设计:杜丹、曾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