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评论员 张雪

  绣着水墨修竹的方襟盘扣长裙、点缀绿梅的对襟系带小袄,清新雅致的斜襟布衣……浙江杭州某丝绸服装城里,汇聚着各种风格的“新中式”服装。另一家“藏”在一处小区楼下的中式服装店,裁缝正在忙着赶制一位顾客订的“新年战袍”——“龙凤穿莲”宋锦小袄。有商家表示,“从去年10月就开始接春节单,现在不急的单子都往年后排了。”据央视网等媒体报道,“新中式”设计逐渐引领审美风尚,在备受年轻群体青睐的同时,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所谓“新中式”服装,其实并没有形成统一的、严格的标准。在人们的共识里,那些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潮流相结合的服装,都可以被归为“新中式”。相比传统汉服,“新中式”服装在保留传统中式元素的基础上,版型和款式设计更简约,更贴近现代日常生活,同时能表达个人独特的审美品味和文化底蕴。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佳节,春节与兼具古典美和现代感的“新中式”服装可谓“拉满”了适配度,将这股“国潮风”推向高潮并不意外。

  “新中式”服装的风靡,一方面是消费者的青睐和追捧,另一方面是企业和商家的“助推”。他们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服装文化底蕴为创意源泉,创新设计出琳琅满目、花样百出的“新中式”服装——版型上贴近日常生活、穿着舒服,设计上保留传统工艺和花样;为年轻人准备活泼新潮的款式,为年长者提供端庄大方的风格;平日穿的颜色淡雅、实用性强,佳节“战袍”花纹精致、寓意吉祥……男女老少、四时佳节,人们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新中式”服装。企业和商家对时尚潮流的精准把握和对服装风格的精心设计,为本就火爆的“新中式”服装再添了“一把火”。

  其实,无论是消费者对“新中式”服装的喜爱,还是企业和商家对传统元素的挖掘,背后反映的都是国人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深厚的文化自信。曾几何时,不少人更喜欢关注外国的时尚潮流、热衷购买国际大牌,如今,“新中式”越来越吸引眼球,不仅品质和工艺越来越好,能够满足人们的实用和审美需求,而且能够让人们获得一份文化和精神上的满足与自豪。“新中式”承载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在从时尚的模仿者、追随者转变为创新者、引领者。在国际T台秀场上,带有传统中式元素的时装设计频频亮相,“新中式”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成为中国对外交往中一张亮丽的名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事实上,不只服装,近年来,“新中式”的“风”还吹进了美妆、餐饮、装修、游戏等各个领域,“国潮”产品在消费市场大放异彩、屡屡掀起热潮。借助市场的力量,传统文化越来越“活起来”“火起来”,越来越多的国人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传承者;“新中式”的火爆也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这样的“双向奔赴”、良性循环,值得更深入地挖掘,也可以有更多更具创意的“打开方式”,让消费者有更丰富多样的“国潮”选择,也让传统文化以更“新”的形式焕发时代光彩。

(责任编辑:苗苏)